
財務報表分析中常用的幾個指標有哪些?如何計算和解釋這些指標?
財務報表分析是評估一個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方法。在分析財務報表時,常用的指標包括:
-
償債能力指標: 償債能力指標主要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。包括流動比率、速動比率、現金比率、利息保障倍數等。其中,流動比率=流動資產/流動負債,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;速動比率=(流動資產-存貨)/流動負債,反映企業在不考慮存貨的情況下短期償債能力;現金比率=現金及現金等價物/流動負債,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中現金的占比;利息保障倍數=(利潤總額+利息費用)/利息費用,反映企業償付利息的能力。
-
盈利能力指標: 盈利能力指標主要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。包括毛利率、凈利率、總資產收益率、股東權益收益率等。其中,毛利率=(銷售收入-銷售成本)/銷售收入,反映企業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的盈利能力;凈利率=凈利潤/銷售收入,反映企業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凈利潤占比;總資產收益率=凈利潤/總資產,反映企業利用總資產創造凈利潤的能力;股東權益收益率=凈利潤/股東權益,反映企業股東投資獲得的收益率。
-
運營能力指標: 運營能力指標主要反映企業在運營中的效率和能力。包括存貨周轉率、應收賬款周轉率、應付賬款周轉率等。其中,存貨周轉率=銷售成本/平均存貨余額,反映企業存貨的周轉速度;應收賬款周轉率=銷售收入/平均應收賬款余額,反映企業收回應收賬款的速度;應付賬款周轉率=采購成本/平均應付賬款余額,反映企業支付應付賬款的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