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何建立目標管理制度來支持績效管理?
建立目標管理制度是支持績效管理的重要手段。目標管理制度通過明確目標、制定計劃、分配任務、監控進度、考核績效等環節,實現對績效的管理。以下是建立目標管理制度的步驟和注意事項。
1.明確目標:制定明確、具體的目標,包括長期目標、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,確保目標與企業戰略一致。
2.制定計劃:制定達成目標的詳細計劃,包括時間、人力、物力、財力等方面的計劃。
3.分配任務:將計劃分解為具體的任務,并分配給相關人員,明確責任與權限。
4.監控進度:根據計劃,建立監控體系,對任務進展情況進行監督和控制,及時發現問題。
5.考核績效: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和達成目標情況,進行考核評價,及時發現問題,進行調整。
建立目標管理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1.目標必須具有可衡量性,可以量化。
2.目標必須達成企業戰略的要求。
3.目標必須具有可操作性,能夠分解為具體任務。
4.制定計劃必須考慮到資源限制,制定合理的計劃。
5.監控進度必須及時,能夠發現問題,進行調整。
6.考核績效必須公正,能夠客觀評價績效。
建立目標管理制度的好處在于可以明確目標、分解任務、監控進度、考核績效,提高績效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,促進企業戰略的實現,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。
引用來源:李寧. 建立目標管理制度 提高績效管理水平[J]. 現代企業, 2017(03):128-129.